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一萬年前,已經制作陶器,但在大約七,八千年前,開始進入彩陶器時代。相比之下,古代中國發明的人類石材研磨技術,舊石器時代得到運用,山頂洞人的石頭飾品,都是通過琢磨穿孔制成的,這是中國古代雕刻里程碑,因為只有發明的研磨技術,石材才成為人類無敵雕塑的材料。
繼二里頭文化之后,是二里岡文化,代表商代中期的遺存這時石材生產仍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各種陶瓷產品中流行,但罕見的石材作品很引人注目直到殷墟文化時期,進入中國青銅時代的鼎盛時期,石藝術重新發出耀眼的輝煌晚商著名的人物雕像,以及出自安陽侯家莊號大墓的臼石人殘像,殷墟婦好墓的376號石人,描繪細致,服裝和發型清晰可見,是古代雕塑家直接表達的社會生活,以便為后代留下模板秦代的著名石雕,據《三輔黃圖》的記載,有新刻于咸陽橫橋的古力士孟賁石像;修始皇驪山陵曾刻了一對高一丈三尺的石麒麟遺憾的是,這些遺跡早已蕩然無存不過我們從上述的跡象仍可看出秦代石刻藝術對后世的深遠影響首先,大型的人體石雕創作是發軔于秦文化,并用作建筑和陵園的藝術裝飾后來這種人體和獸形的巨型石雕,還發展成了后世王公貴族陵墓建筑的定制另外,建始皇陵還“發北山石槨”,這樣,將石雕技術應用于鑿刻貴族和富豪紛紛仿效的先例可見,秦代石雕藝術的確是中國古代雕塑史上短暫而又輝煌燦爛的一瞬
如果我們說佛教的藝術是救苦救難的藝術,那么經歷幾百年的滄桑,隋唐時期的統一,它就開始失去主導地位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前所未有的繁榮,中國藝術再現了繁榮景象,石雕藝術的形勢也形成了一個新的高峰北宋建政后,采取有力措施恢復戰爭的創傷,社會經濟與文化復蘇,在藝術上也形成了該時代特有的格局另一方面,北宋政權對外妥協投降,不思進取,對內壓榨人民,茍且偷安,消極腐化的生活影響到意識形態,社會充斥各種陰陽五行迷信、儒家性理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