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產生于商周,是以銅料為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銅佛像就是其中的一種。人類最早使用鑄造金屬的記載已經模糊不清了,但我們可以這樣推測:早期的狩獵者們圍坐在火邊,一塊銅塊落進了煤炭里,銅塊熔化并流淌,像一股閃光的小溪流,一旦冷卻,這個閃光的重物體就變得很硬,形成了新的形狀。
很可能早期人們看到這種現象反復發生,然后他們尋找、收集銅塊,把它們扔到火里,看那些閃光的溪流慢慢流出一些人想象并在沙地上面出一個形狀,讓金屬流進去,也許就變成了一個矛尖從那以后,金屬鑄造經歷了幾十個世紀直到今天。銅雕的塑材有很多,銅雕四大天王也比較常見,四大天王是中國漢傳大乘佛教中四尊守法尊天神的代稱,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是佛教伽藍中,最為重要的護法神,相傳在須彌山。四大天王,亦稱護世四天王,有各自的尊名與普天像,各守一方左邊第一尊,謂東方持國天王:因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而眾生得知尊名,守護東勝神州。
身著白色、穿甲胄、持琵琶,代表東尊王是用法音來感化和勸導眾生斷惡從善;左邊第二尊,謂南方增長天王:因使眾生增長善根而眾生得知尊名,守護南瞻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