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邱最近收藏了一件石雕插屏,但他不知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便帶來請藏友共賞。我因收藏了一些古硯,對石材稍有研究,所以我認為是沅州石雕硯屏,為清代時期沅州石雕的精品。在南北朝時期,常德被稱為沅州府。沅州石,又稱明山石、黎溪石、夕陽石,民間又稱之五彩石。
因石質細膩,紅黃綠相間,自古為湖南制硯名石首選南宋以前,商販多拿來冒充端石,故端硯中很多名品如“紫袍玉帶”,其實是沅州石宋神宗時,一位名叫吳琚的官員想邀寵皇上,討計于一名嬪妃,這位妃子是沅州府人,吩咐吳琚尋找一流工匠,制作一件精美絕倫的沅州石雕插屏進獻皇上,吳琚依從果然,皇帝趙頊見后龍心大悅,加賞吳琚,把沅州石的產地封了爵位,名為“順應侯”,并把沅州石雕插屏作為獎賞有功大臣的“獎狀”從此,歷朝歷代皆把沅州石雕作為貢品,因此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爭相覓購,或珍藏把玩、或進獻贈送,被譽為“古槎怪石,屈玉重金”。
明山石是一種粘板石,品類有黑石、綠石、紫袍玉帶、紫袍金帶、金絲帶、眉子紋和金星等石質細潤,色彩斑爛,能抗壓、抗折,耐酸性能好,易鋸,易磨制,易拋光,它非常適宜制作文房用品雕塑報價沅州石主產于明山中的黎溪、大溪、深溪、竹寨溪、木林岡和五士坡等處明清兩代,明山石被朝廷列為貢品南宋學者張世南在他的《游宦紀聞》中這樣寫道:“其初甚發墨,久而復滑”,但只要“磨以細石,乃仍如新”。古今學者都認為沅州硯起于南宋。南宋時,沅州硯便被送進朝廷,頗為名貴。
在明代的許多硯史著述中,曹昭的《格古要論·古硯論》,文震亨的《長物志》等都對沅州的明山石硯作了記載,明朝時沅州硯的生產以黎溪為中心,但到了清康熙年間,人們在五士坡發現明山石儲量大,品類眾多,石質較軟易磨,而成為沅州硯的主要產區。